感染性疾病科現(xiàn)有醫(yī)務人員25人,其中高級職稱4人,研究生學歷1人,中級職稱9人。科室擁有各種先進的搶救設備,能夠勝任各種感染性疾病的搶救治療:擔負欽州市感染性疾病的教學、科研及防控任務,對各種難治性感染及傳染病具有豐富的診療經(jīng)驗,掌握國內外先進的肝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診療技術,同時開展各種皮膚性病的診治,擅長應用中西醫(yī)結合理論進行各種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脂肪肝、免疫性肝炎、藥物性肝病的診治。在原有西醫(yī)治療的基礎上,創(chuàng)立了“熱、毒、濕、瘀”的肝病四綱辨證新體系;創(chuàng)立中西醫(yī)結合的“攻毒、介導、調街”的乙肝治療三治則。
開展的先進診斷技術:
一、FibroTouch- FT3000型肝檢測儀:影像引導的無創(chuàng)肝纖維化檢測系統(tǒng)。
實現(xiàn)慢性肝病的早篩查、早預防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、早康復。集成了二維影像和瞬時彈性技術,通過影像引導準確定位待檢測的肝臟組織,避開大血管、囊腫、精節(jié),提高肝纖維化檢測的成功率和準確率,并可在二維影像引導下,實現(xiàn)對肝臟多角度全方面的測定,更全面地評估肝臟纖維化程度。
二、人工肝技術(血液凈化技術):是指血漿置換和血液吸附技術,即溶解在血液中致炎物質或毒素被吸附到具有豐富表面積的固態(tài)物體上籍以從血液中清除費癥物質和毒物。人工肝技術是專門用于血液排毒的。它采用“換血”的方式把患者的血漿中的毒素排掉,能幫助各種肝衰竭的患者度過難關。
三、結核分枝桿菌耐藥基因監(jiān)測、乙型肝炎病毒分析金耐藥突變基因檢查。采用PCR結合測序技術,檢測感染者中耐藥基因突變情況。通過檢測耐藥基因突變點有助于判斷治療的效果、制度個體化抗病毒治療方案。有助于選擇藥物種類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基因型耐藥,及時加藥或換藥或更改治療方案,是患者獲得更好地治療。
四、我科現(xiàn)有有創(chuàng)呼吸機2臺,無創(chuàng)呼吸機1臺,床邊纖支鏡1臺,心電圖機1臺,對危重癥患者的診療提供了更好及更方便的的技術支持。
科室人員名單:
醫(yī)生:劉蓉萍,呂善東,陳偉杰,張婷婷,凌慧琪,黃泳文,葉美仙,劉仙梅,張日福,謝宗青。
護士:羅燕夏,宋麗麗,馮明媚,零藝良,莫雪華,劉艷容,顏秀娟,符美華,王善富,何美玲,張宗俏,宋翠瑩,黃小琪,曹冬萍,韋麗芳。